我们大约在1pm左右抵达香港岛的港澳码头,在上环地铁站购买了八达通(HKD 150),便马上前往位于尖沙咀的旅馆。香港真的地少人多,非常拥挤。一栋20多层的大厦,竟然只有4部电梯,而每部电梯都有其指定楼层可去。我们背着大背包,在尖沙咀弥敦路美丽都大厦(Mirador Mansion)只有几方公尺的电梯和形形色色的大厦住客互挤。
美丽都大厦和重庆大厦毗邻,大楼内除了有许多小店铺和餐厅外,还有许多便宜的出租套房/旅馆,更有普通市民居住的单位,总之就是杂乱,好像把各样不同种类的材料放进一个大锅内煮,味道五味杂成。我们在大厦中兜兜转转,来到一个看似旅馆的招待处,可是旅馆的招牌和我在网上所预订的旅馆名字不同,接待的又是一个面容姣好的大陆女子,折腾了一番终于搞清楚他们“旗下”有多间背包客旅馆,我们到的地方只不过是他们的招待处,而真正预定了的旅馆是在上两楼。其实对于这件事我是有点惭愧的,因为一开始我就认定接待女子是个不三不四、专骗我们这些人生地不熟的旅客的人,所以这次的经验告诉我,不可带有色眼镜看人。
我们住的旅馆还算不错,不像大家所说的,“香港便宜的旅馆面积很小,一打开门就得跳上床去了,根本没有地方走动”。我们的旅馆不但有两张单人床、桌子、浴室,还有电视机,算很好了吧!安顿好一切后,我们便搭地铁到中环去。
中环
常被喻为“香港华尔街”,是英国入主香港岛后最早开发的地区,现代化及古典建筑兼容并蓄,是香港岛的心脏。
一出中环地铁站,就看见代表香港的地标——中银大厦。

被国际建筑界誉为20世纪90年代最具代表的摩天大楼。楼高70层,外形呈多面菱形,在当时使用了东方建筑中少见的斜角及反光玻璃帷幕。大厦建筑风格创新,气派优雅,外形取新笋破土而出、节节高升的形象意念,代表着银行业务发展蒸蒸日上。不过中银大厦的几何独特形状在当时的香港曾引起很大的争议。因为笃信风水的香港人认为它的外形好像4把刀入砍在香港这块土地上。
中银大厦旁则是汇丰总行大厦。

外形极为富现代感,有如一个巨大的机器人,全栋大楼以钢骨和玻璃为建材,是全球最昂贵的建筑物之一,并跻身为世界优美建筑之列。顶楼有两座看似炮台的摆设,炮口正对中银大厦,被解释为反击中银大厦的锐气而建。
地铁站左侧是皇后广场。

皇后广场
19世纪末采用填海方式建造的公园,起初因为摆放维多利亚女皇雕像而命名,后来雕像被移至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公园,但仍是市民运动、社交的会聚场所,尤其每逢假日,在港工作的菲律宾人多会聚集于此相互慰藉思乡情绪。
广场内有一人物雕像,我忘了雕像的名字,只知道那是开埠香港的功臣之一。
皇后广场旁是立法院。

老式建筑物,石柱架构和顶楼的女神雕像充分显示维多利亚时期的典雅风格。早年这里是香港最高法院的所在地,如今法院已搬迁至金钟的新大厦,原来的古朴大楼则为议员的办公处所。
古老式建筑物和摩登大楼相映成趣。烈阳在大厦的反光玻璃镜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,大厦仿佛在发光。很美。

真是佩服了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设计——大厦反射光落在另一座大厦上,令那座大厦仿佛披上了水晶衣裳。

圣约翰大教堂是中世纪歌德式建筑风格。

参观了教堂,我们便不行到山顶缆车站准备乘搭缆车到太平山上去。

凌霄阁内还有一间遐迩闻名的蜡像馆,是每个上太平山的游客必到之处。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是专门展览名人的蜡像馆,馆内共分为魅力香江、风云人物、世界首映、体坛猛将、乐坛巨星雨或名狂奔等6个主题展区,展出超过100尊国际、中国与香港名人的蜡像,每一尊都栩栩如生,更让游客可近距离与蜡像拍摄。我们用大约1小时多的时间就游览完毕。
接着,我们便到凌霄阁的香港地餐厅吃晚餐。
太平山风景区
登上海拔554公尺的太平山顶,最佳时段大约是在下午5点多,因为在这段时间,气温开始变舒适。游客登山后,可以先欣赏夕阳下的香港,等到太阳完全下山后,又可俯瞰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香港夜景。
登上海拔554公尺的太平山顶,最佳时段大约是在下午5点多,因为在这段时间,气温开始变舒适。游客登山后,可以先欣赏夕阳下的香港,等到太阳完全下山后,又可俯瞰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香港夜景。

凌霄阁旁的太平山餐厅,已是有百年历史的红砖大屋,是一间以露天茶座为名的餐厅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